防治结合,教您远离冬季皮肤瘙痒症
秋去冬来,寒风刺骨,伴随着温度的降低,空气也日益干燥,皮肤也越发紧绷与发干。很多人感觉到皮肤瘙痒,尤其是中老年人。白天忙于工作或其它繁琐之事,无暇顾及,到了晚上,特别是洗完澡或夜深人静之时,则瘙痒加剧,难以忍受,甚至影响睡眠。这种瘙痒不同于其它湿疹、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病的瘙痒,它往往无明显红斑、丘疹、风团等皮疹,多只见到患者自己搔抓之后留下的抓痕或鳞屑。各种瘙痒难忍的滋味,旁人无法理解,因别人看不到你身上有什么疹子,只见你诉苦,这在医学上叫冬季皮肤瘙痒症,针对老年人的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肤更加干燥,更易发生皮肤瘙痒,他们瘙痒的时间更长,不限于秋冬季,叫做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这些未见明显皮疹,却瘙痒难忍,是皮肤病,大家不容小觑,轻者可防,重者需配合药物治疗。
轻度的冬季皮肤瘙痒症,可以预防,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少洗澡,少用肥皂或沐浴露等化学试剂刺激,尽量用清水洗澡,且水温不可太高,与皮温差不多的温水最佳。
(2)多用保湿霜,特别是洗澡后,可以全身涂保湿霜,以锁住皮肤水分,防止皮肤干燥。
(3)多喝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尽量不吃火锅、海鲜、酒类等易过敏的食物。必要时可以用麦冬、参须、枸杞泡水喝,以益气生津。
(4)适度锻炼,微微汗出的状态可以滋润皮肤,促进皮脂腺分泌。
(5)保证充足睡眠,尽量不要熬夜,熬夜易伤精耗液,导致皮肤新陈代谢变缓,精神状态变差,皮肤萎黄干燥缺水。
(6)保持心情舒畅,心情愉悦,减少搔抓,可以减少皮脂腺的损害。
(7)尽量穿宽松纯棉的衣服,远离化纤制品。
(8)若各方面都比较注意,仍瘙痒难忍,建议皮肤科就诊,注意排除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肾功能不全、甲状腺疾病、恶性肿瘤或其他药物所致皮肤瘙痒,因其它病导致的瘙痒,则优先治疗原发病。
重度的皮肤瘙痒,不仅要注意以上的自我防护,更加要配合医生的治疗,中医一般考虑滋阴润燥,祛风止痒,西医一般考虑抗组胺止痒。一般在防与治结合的帮助下,大部分患者的瘙痒症状可以消失或缓解。
皮肤科张明明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