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病夏治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恢复。
“冬病夏治”是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如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
主要适用症:
1、呼吸系统疾病中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冒;
2、耳鼻喉科疾病中的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慢性咽喉炎、扁桃体炎;
3、消化系统疾病中的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小儿厌食
4、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5、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遗尿等。
注意事项:
1、贴敷时间根据年龄及皮肤情况,从20分钟至4小时不等。一般小孩1-2小时,大人2-4小时。如果是儿童,家长应注意观察,若患儿有明显刺激感觉,应及时取下药膏,不必拘泥于时间限制。
2、如果感到局部发热、发痒,这属于正常现象。可在完成治疗后用温的淡盐水清洗局部或涂抹红霉素软膏、绿药膏等。
3、有些人皮肤娇嫩,贴敷的局部会起泡。如果泡小,可以用碘酒、绿药膏涂抹;如果泡大,要到医院处理。一般一周以后起泡处会结痂脱落。据观察,起泡的人疗效更好,因为这类人药物渗透吸收得好。但是也要避免水泡破溃感染。
4、贴敷后须避免受冷的刺激,贴后2小时内不要洗澡。
5、忌口:贴药后三天内忌食生冷、辛辣等食物,忌食鱼虾、海鲜等易致过敏食物,慎食易化脓的食物,如牛肉、烧鹅、鸭、花生、豆制品等。
6、为保证疗效,请大家到正规医院经中医医生辨证选穴后并按时贴敷。
7、贴敷方法:每年三伏的第一天开始,10天一次,3至4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年效果最佳。
8、“冬病夏治”也有禁忌人群:3岁以下的小孩、孕妇、恶性肿瘤患者、肺结核活动期患者、支气管扩张患者、强过敏体质者、感冒发烧者、患有感染性疾病以及阴虚火旺者,不宜进行“冬病夏治”。短时间内敷贴即会大量起泡、皮肤贴外用药容易过敏者慎贴。
2017年湘潭市中医医院三伏敷贴时间:
头 伏 : 7 月12日-7 月 21日
中 伏 : 7 月22 日-7月 31日
加 强 伏 : 8 月1 日- 8 月10日
末 伏 : 8 月11日-8 月 21日

温馨提示:
为了缓解进伏日人员就诊、缴费、穴位敷贴排队等候压力,大家可在7月12日之前到我院2号楼五楼针灸科找医生看诊定穴、缴费,然后在头伏、中伏、加强伏、末伏期间的任一天贴敷即可。